思想潮流

前美國國務卿柯林.鮑威爾:一個戰犯和帝國主義者

3 年前 / 0

柯林.鮑威爾生涯的「事蹟」,其一生作為,恰好是執行美國對第三世界一系列的侵略暴行:1960年的越戰、1980年尼加拉瓜內戰支持右翼軍隊、1989年入侵巴拿馬,以及1992年的伊拉克戰爭。左翼之聲的兩位報導者,揭示了這段歷史紀錄。

鄭鴻生:為何台灣是全中國推行國語最成功的方言地區?

3 年前 / 0

國民黨在台灣的做法是:針對戰後新生代從小學強力推行國語教育,完全不管方言母語,有如日本殖民政權當年對乙未世代之所為。此舉很有成效。但問題在於,這樣的語言教育下學會的國語,兩者仿佛是兩種互不相干的語言。這種國語和方言母語之間的疏離構成了後來分離主義者主張的所謂「台灣話不是中國話」的心理基礎,台灣人就一步步走上了自我疏離母體文化的道路。

巨大爭議背後 : 「小粉紅」與中國青年思潮的十年劇變

3 年前 / 0

小粉紅是一個過程,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寂靜的個人主義與「去政治化的政治」,重新接納了集體、國族、歷史主義、社會主義等維度。面向未來的問題是:生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,粉紅一代究竟是會發展為崛起的一代還是淪為迷茫的一代?

潘朵拉文件:資本主義的本來面目

3 年前 / 0

資本主義發展之初,在本國之外透過海外殖民地的物質搾取,以至於產生的環境破壞,在15世紀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之初,即是常態,並非只有今日的逃稅避產之行。衛報記者George Monbiot從歷史發展的角度,說明了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,這正是資本主義的「本來面目」。

撐起世界工廠的農民工 正迎來世代變化的城鄉進退挑戰

3 年前 / 0

2020年新生代農民工占比達到50.1%,從事資訊傳輸、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占比大幅提高。「新生代農民工」的稱呼引起了廣泛熱議。改革開放以來,農民工作出了什麼樣的貢獻?在新時期,農民工又能給鄉村帶來怎麼樣的發展契機?

楊振寧百歲生日演講:緬懷老友,〈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同途〉

3 年前 / 0

楊振寧作為知識份子,不埋首於學術象牙塔中,而將自身科學專業與影響力貢獻國家、奉獻社會,體現出愛國愛民愛鄉愛土的情懷。犇報特刊登楊振寧致詞全文,以饗讀者,見識中國一代知識分子的風骨與典範。

想不到!大富翁原本是設計來揭露資本主義壟斷的黑暗面

3 年前 / 0

在大富翁風靡全球之後,卻鮮少人知道,這款遊戲的原始版本中除了有我們熟知的壟斷模式之外,還有一個繁榮模式(Prosperity)。開發者伊莉莎白·瑪姬希望最後的贏家是普通的民眾百姓,而不是瘋狂斂財、一家獨大的大地主。

向資本開刀?如何理解中國這波政策「大優化」?

3 年前 / 0

人類文明遠沒有到終點,需要探索。全球的實踐已經說明,資本的邏輯不僅不能化解人們的博弈困境,反而會導致更為惡化的博弈選擇。中國以科學優化為手段,社會整體崇尚科學與實踐,排斥謊言謬論,對幼稚空洞的理論忽悠早有警惕。比起美國,中國更能引領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。

劫富濟貧?平均主義?如何理解中國大陸「共同富裕」?

3 年前 / 0

近日大陸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,提出明確要求,指明大陸未來發展的方向。我們該如何理解大陸當前提出共同富裕的基本內涵?犇報編輯部特選取大陸《國家治理》週刊最新文章分享給讀者。

我們需要屬於工人的奧運

3 年前 / 0

本文有值得參考的幾點:首先,是階級立場鮮明的梳理了奧運的發展史;其次是社會主義者應該如何看待或談論奧運?第三,則是以唯物辯證的視野,點出了奧運同時蘊藏美善與罪惡的一面,尤其是舉Jesse Owens在1936年鋪天蓋地的法西斯氛圍下,奮力獲獎,藉此粉碎種族優秀論的例子。

第 9 頁,共 18 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