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潮流
楊振寧百歲生日演講:緬懷老友,〈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同途〉
楊振寧作為知識份子,不埋首於學術象牙塔中,而將自身科學專業與影響力貢獻國家、奉獻社會,體現出愛國愛民愛鄉愛土的情懷。犇報特刊登楊振寧致詞全文,以饗讀者,見識中國一代知識分子的風骨與典範。
想不到!大富翁原本是設計來揭露資本主義壟斷的黑暗面
在大富翁風靡全球之後,卻鮮少人知道,這款遊戲的原始版本中除了有我們熟知的壟斷模式之外,還有一個繁榮模式(Prosperity)。開發者伊莉莎白·瑪姬希望最後的贏家是普通的民眾百姓,而不是瘋狂斂財、一家獨大的大地主。
向資本開刀?如何理解中國這波政策「大優化」?
人類文明遠沒有到終點,需要探索。全球的實踐已經說明,資本的邏輯不僅不能化解人們的博弈困境,反而會導致更為惡化的博弈選擇。中國以科學優化為手段,社會整體崇尚科學與實踐,排斥謊言謬論,對幼稚空洞的理論忽悠早有警惕。比起美國,中國更能引領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。
劫富濟貧?平均主義?如何理解中國大陸「共同富裕」?
近日大陸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,提出明確要求,指明大陸未來發展的方向。我們該如何理解大陸當前提出共同富裕的基本內涵?犇報編輯部特選取大陸《國家治理》週刊最新文章分享給讀者。
我們需要屬於工人的奧運
本文有值得參考的幾點:首先,是階級立場鮮明的梳理了奧運的發展史;其次是社會主義者應該如何看待或談論奧運?第三,則是以唯物辯證的視野,點出了奧運同時蘊藏美善與罪惡的一面,尤其是舉Jesse Owens在1936年鋪天蓋地的法西斯氛圍下,奮力獲獎,藉此粉碎種族優秀論的例子。
一篇讓大陸高官都感動不已的短文:《我叫山果》
【犇報編按】大陸網上有篇流傳多年的感人短文《我叫山果》,出處已不可考,只知作者是黃興蓉,這篇短文以第一人稱描述一段在火車上的經歷,樸實無華的文字刻劃出大陸城鄉差距下的農村貧困以及人情溫暖。這篇短文不僅在網上流傳,也讓大陸不少官員為之動容,例如大陸原河北省秦皇島市委書記孟祥偉就曾表示:「在微信群裡看到《山果》一文,看了兩遍還是難以忘懷釋手,真是感動人。太值得一讀,中國還有太貧窮真善良的人!貧窮得讓人心驚心顫,善良得叫人落淚無言。」河南周口市委書記劉繼標也曾在全市幹部廉政課中朗誦《我叫山果》,讓在場幹部感動不已。有論者認為此篇短文應為創作,但就算非真人真事,文中描繪的情感仍然喚醒許多人心中對人間至善溫暖的嚮往。犇報特此轉載分享。
黃純艷:朝貢體系維護了古代東亞和平
古代東亞的和平秩序以中國為中心,以朝貢體系為載體。這一體系以「中國既安,四夷自服」「九州殷盛,四夷自服」為上策,希望通過自身的富強昌盛感召「四夷」,反對「疲中國而事外夷,所謂獲虛名而受實禍」,也反對「窮兵黷武,敝中國以事四夷」,其實質是東亞和平的歷史形態。
從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過程,窺探中國國運還能持續多久?
中國政府真正做到了那句話:「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我們不惜成本,不計代價。」所以無所謂國運,一個國家的國運,取決於他的決策者、執行者,取決於他的科學家、企業家,取決於他的絕大多數老百姓,能不能心往一處想、力往一處使。
100年來,中國做了什麼?|犇報看影音
沒有一個民族的崛起是命中注定的。崛起,必須自己爭取。100多年前,孫中山一筆一筆寫下《建國方略》時,中國還是山河破碎、風雨飄搖。但100多年後的今天,中國已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,經濟總量占比達到全球的約六分之一。中國的公共建設多項位列世界第一,不僅是人類經濟史和建設史上的奇蹟,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、近百年屈辱史上,足以告慰先祖的奇蹟。一百多年來,中國究竟做了什麼?又是如何一步步完成這場前所未有的地表塑造?請看影片從地理視角來回答這些問題。
歷經1989風波西方制裁,中國為何沒崩潰還能站起來?
當年因為1989政治風波,美國帶領西方國家以資本撤離的方式制裁中國,西方資本全撤正趕上中國工業化高漲時期。外資歸零,且當時所有制裁要點,主要撤掉所有用於中國建設的投資,讓中國突然進入外資歸零的狀態。西方把你封鎖,西方資本撤走,這是中國一次被動的去依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