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
新型的反中冷戰:當發生在全球最大的兩個貿易夥伴之間
自兩方貿易戰的發展至今,並不只是兩個大國間政治、經濟的角力,更是新冷戰(New Cold War)的具體事例。社會主義刊物《雅各賓》雜誌(Jacobin)撰稿人Branko Marcetic提出了警訊:這樣的行為看似打擊了中國的經濟發展,實際上影響的,不只是經濟發展的,甚至是軍事安全的問題──包含台灣在內。
彭文逸:二十大後,習家軍準備戰鬥!
就在白宮和美國國防部分別發表了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後,布林肯邀請王毅通電話,向王澄清,美國無意跟中國發生衝突。什麼意思呢?意思是,美國要跟中國打科技戰,而不是要跟中國拼刺刀。顯然,中方對此一清二楚,習近平組建了一個團隊,就是準備跟美國打科技戰的。
水秉和:談談俄烏戰爭涉及的道德責任問題
許多人,對俄烏戰爭有一個直覺的看法:普京主動向烏克蘭發動侵略,從非常根本的道德立場,普京就是錯的,俄羅斯就是侵略者。基於這個認知,任何其他的論點,如:美國2014年在烏克蘭搞了顔色革命;北約不肯停止東擴;烏克蘭撕毀俄烏之間的明斯克協議,等等理由,就變得無足輕重了。
楊渡:台灣走在危險的鋼索上
對台灣來說,最重要的是認清這一場世界格局的大戰,已非台灣內部的思考,而是國際大戰略的一部份。講白了,台灣若要成為美國馬前卒,註定成為砲灰,中共若是中計,也將損傷慘重。因此兩岸重啟和平談判之門,是最好的出路。但這又不是美國所樂見。未來五年,台灣,要走在致命危險的鋼索上。
胡錦濤離座事件「陰謀論」,台灣和西方還看得懂中國嗎?|方遠觀點
台灣跟著西方大玩各種「陰謀論」,反而是坐實了中國大陸對世界格局的判斷,那就是「東升西降」。因為台灣和西方完全喪失了看懂中國、看懂中共的能力和可能,完全用著冷戰遺留至今的自我想像,去套在中國大陸身上,從而產生了各種誤判,卻仍一廂情願、沾沾自喜地自我安慰「歷史終結」了。
高級台灣人的民主海鮮|方遠觀點
台灣人的幸福指數排名一向數一數二,這是因為我們的幸福來自於對美國日本硬塞貨過來的軍火、萊豬、核食、波音飛機、高鐵車廂照單全收,也來自於能夠在吃不起榨菜和茶葉蛋的「敵國」人面前大啖「民主海鮮」。楊丞琳的一席話,掀了「高級台灣人」的老底,下場只有一個:君要丞死,丞不得不死。
王正方:林智堅論文抄襲,不怕被罵,就怕不提
成群的政客,運用他們最熟悉的偷、騙、抄、拐、矇等手法,在各大學至少弄個碩士。到了選舉時分,互揭瘡疤,不斷上演抄論文、假學位的活劇。譴責抄論文、假學位,能左右選舉嗎?有待觀察。
楊渡:裴洛西走後,風暴才開始
裴洛西在三日下午離開台灣,結束她旋風式的訪問,但她挑起的高度衝突,卻帶來極為嚴重的課題。坦然說,封鎖演習的嚴重程度,己經超出美國預測的範圍,未來,絕對是高度衝突的根源。台灣,已走入極端危險的風暴之中。
水秉和:普京能撐多久?不如問北約能撐多久?
美國和歐洲各國捐助烏克蘭的武器,有部分是需要日後還錢的。可是,烏克蘭的經濟已經一塌糊塗,哪裡有錢還?此外,歐盟諸國還承擔600萬以上難民的生活費。拜登更面臨期中選舉後,參眾兩院可能變成共和黨的天下。所以,美國和北約應當問的問題不是:普京能撐多久?而是,北約自己能撐多久?
從一本舊書《蘇聯能活到1984嗎?》看北約的衰亡
正如基督教並不能阻止而只是延緩羅馬帝國的衰亡,與東羅馬帝國相當,在西歐的是即不神聖,也不羅馬,更非帝國(伏爾泰語)的神聖羅馬帝國,而不論是「自由主義」還是「法西斯主義」大概率也是只能延遲而不能阻止首都從維也納搬到華盛頓/紐約的「第三羅馬帝國」:北約(NATO)的衰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