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%EF%BF%BD

「偽溫情」與「真遺忘」|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下的左翼歷史敘述(中)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這些人往往將80年代初葉以來統左派前輩關於歷史的記錄和書寫一筆抹殺,故意視而不見。他們往往自我感動地以為自己在發掘歷史,甚至常常表白,說這段歷史在他們筆下才重見天日的。這種對歷史的有選擇性地記憶,往往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。

切割、改造與精神分裂症|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下的左翼歷史敘述(上)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本文為長期關注台灣左翼歷史的馬臻老師,選取近幾年具一定代表性的研究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論文、文章或出版物,來探討台灣主流意識形態下的學者或知識分子,如何看待、分析、重構台灣地下黨的鬥爭歷史,並分析這一重新切割、扭曲和改編歷史記憶的現象背後,所隱藏的精神症狀。全文分為上中下篇,本文為上篇。

台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林書揚 為兩岸統一在監獄度過34年|犇報看影音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本影片取材自《台灣思想起》節目及紀錄片《我們為什麼不歌唱》,介紹台灣史上關押最久的政治犯:林書揚先生(1926-2012)。林書揚,台灣省台南麻豆人,生於1926年,2012年10月11日病逝於北京,享壽86歲。林書揚1950年因白色恐怖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麻豆支部案」被捕判處無期徒刑,直到1984年才出獄,服刑長達34年7個月,是台灣史上關押最久的政治犯。林書揚綠島服刑時,便以深刻的理論認識教導許多政治犯左翼思想,出獄後回歸社會更積極投身實踐,致力推動台灣愛國統一陣營的組織與發展,活躍在台灣工人運動一線,躬耕於反對帝國主義、團結東亞人民的國際團結事業。是台灣統左派代表人物,曾說過「同志們,我走了,但再也沒有人能熄滅我所點燃的火炬」,其精神令人敬佩。

中國是否會陷入「中等收入陷阱」?|海外通訊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中國與其他中等收入國家最大的不同之處,同時也是最大的優勢,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。中國具有獨立自主的國家決策能力,高度重視在中等收入階段所遇到的新問題、新矛盾、新挑戰。只要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不動搖,中國的經濟發展跨越「中等收入陷阱」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指日可待!

巴西總統盧拉就職,說說當年的巴西共產主義運動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拉美不再是以前的拉美,大家都希望把經濟搞起來,讓人民能過上幸福日子。盧拉和勞工黨正是符合了這種民意,才能打敗背後資本勢力極為強大的博索納羅。有人擔心拉美地區冷戰再起,但美國若要這樣幹,你有什麼辦法呢?只能跟它鬥爭。上帝太遠,美國太近……

鄭鴻生|我與呂正惠的共同心路歷程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我們開始熟稔有個重要的心理基礎,就是我們不曾質疑的「中國人身分」。這個共識來自於一個共同的成長背景:我們是台灣光復後出生的同代人,他只高我兩屆,是接受「現代中國人身分教育」的第一代台灣人。這個從小就自覺的中國人身分是我們默契的重要基礎。

青春,燃燒在戰鬥的原野(馮守娥)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馮守娥從青春起就選了一條吃力不討好的傻瓜路,但跟馮守娥一樣愈挫愈勇的走傻瓜路的人還真不少,這一群「傻子」儘管走的路佈滿荊棘,但就像楊逵筆下「壓不扁玫瑰」,不僅掙扎著從石縫中開出一身的艷麗,更堅持以烈火樣的鮮紅,燃燒青春無悔的戰鬥。本文原刊於《維基和平婦女》網站,《兩岸犇報》經作者授權轉載全文。

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理論與中國外交戰略|海外通訊
在毛主席誕辰129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的發言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毛澤東將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統一戰線理論運用到國際舞台,形成了「三個世界劃分」理論,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儘管歷史條件已發生重大變化,但世界的基本發展規律和內在本質並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,毛主席「三個世界劃分」理論非但沒有過時,更應該奉為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外交的圭臬!

吳俊宏|談談台灣第三期左翼運動與林書揚的貢獻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林書揚(1926-2012)是台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,因1950年代白色恐怖入獄服刑長達34年7個月。林書揚在綠島服刑時,便以深刻的理論認識教導許多政治犯左翼思想,吳俊宏便是在獄中向林書揚學習社會主義理論。吳俊宏也出席「第三屆林書揚文論與實踐研討會」,分享台灣第三期左翼運動與林書揚的貢獻。

《紅色青春》:跨越白色恐怖歷史鴻溝,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

1 年前 / 0 comments

如果,我們對白色恐怖歷史的理解,仍以怨恨國民黨、恐懼共產黨作為基底,只強調冤假錯案與追捕審訊刑求,那也只是延續仇恨,把過去的對抗繼承到眼前。而進一步超越克服的可能,便是面對發生悲劇的歷史根源。紅色青春,跨越了白色恐怖的歷史鴻溝,為我們指出一條通往和解的道路。

第 2 頁,共 5 頁